●迫切的發展愿望可以理解,但是不能逾越資源、環境的“紅線”
●政府切實負起責任,解決好事關群眾生產生活的環境問題
●國家進一步強化環境法制建設,為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提供后盾
我國正處于工業化、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,現代化建設任重道遠,生態環境保護任務十分艱巨。轉變發展方式,解決好人民群眾關心的突出環境問題,讓群眾享有碧水藍天,成為兩會代表、委員關注的一個焦點。
關鍵詞 如何發展
錢包鼓了,卻喝不上干凈的水,呼吸不到新鮮空氣,這樣的發展老百姓不歡迎
今年是“十一五”規劃的收官之年。“十一五”環保規劃執行情況中期評估結果表明,這一規劃實施達到進度要求,部分指標超額完成,主要規劃目標有望如期實現。
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辦公室副主任溫香彩委員說,環保五年規劃的執行情況,折射出發展觀念正在轉變。“人定勝天、大干快上的觀念已經成為過去時,如何做到資源節約、環境友好是發展必須考慮的因素。” 溫香彩說,“十一五”以來,節能減排硬約束成為考核各級政府的剛性指標,有效地促進了各地發展方式的轉變。
談到如何發展,甘肅省慶陽市人大農工委副主任王慶粉代表認為,中西部地區發展經濟的愿望迫切,但在發展沖動中仍然要保持冷靜的頭腦,不能逾越環境、資源的“紅線”。
“經濟欠發達地區,老百姓發展經濟的愿望很強烈,這是情理之中的事。關鍵是怎么發展。粗放經營肯定不行,靠吃資源飯也不長久。”江西省政協副主席鄭小燕委員說。
如果錢包鼓了,卻喝不上干凈的水,呼吸不到新鮮空氣,這樣的發展老百姓不歡迎。鄭小燕表示,大干快上式的發展,雖然能在短期內給群眾帶來實惠,但資源環境的代價太大,長期來看得不償失。地方領導應該有清醒的頭腦,時時要算環境賬。
關鍵詞 環保問責
政府是環境保護的*責任者,必須強化污染減排考核,嚴格落實政府環保責任
環境保護,責任在政府。解決發展中的環境問題,讓群眾享有碧水藍天,是各級政府繞不過去的責任。
在有“動植物王國”美譽的云南西雙版納,一度出現造紙廠、水泥廠等污染企業,對當地群眾健康構成威脅,生態環境受到破壞。
“環境生態破壞沒有贏家,政府必須拿出解決辦法。”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州長刀林蔭代表說,西雙版納對污染企業實施了關閉、搬遷,騰籠換鳥,大力發展以旅游為的第三產業,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。現在,西雙版納的森林覆蓋率超過78%,空氣質量全年保持優良。“我們的體會是,落實地方政府的環保責任,必須強化污染減排考核,把責任層層分解、考核到人。”
鄭小燕委員說,環境問題是發展問題,也是民生問題,只有強化政府責任,才能把事關群眾生產生活的突出環境問題解決好。考核到人,就是要把減排指標與官員的職位升降、獎懲起來。只有強化問責,環境狀況才能有真正的改善。
關鍵詞 依法治污
環保法律不健全決不能成為環保執法不作為的借口,把現有法律法規用好更重要
有法不依,執法不嚴,某些法律法規操作性不強,是當前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。
“我國現有的關于資源環境方面的法律法規并不少,有法不依、執法不嚴是zui大的問題。”溫香彩舉例說,環評法實施多年,但“先上車,后補票”的現象還較為普遍,有些項目甚至根本不把環評法的規定當回事。
針對有些地方環保不作為,卻以法律缺乏操作性為理由的情況,溫香彩說:“環保法律、法規不完善不健全,決不能成為不依法行政的借口,現階段,首先應該把現有法律用好。”
當然,過去有些污染問題解決得不好,就是因為缺少必要的法律支持。甘肅慶陽曾經長期遭受石油開采帶來的水體污染之苦。2006年,甘肅省頒布《石油勘探開發生態環境保護條例》后,慶陽的石油開采污染不斷減少,地表水水質比前兩年有明顯好轉。“慶陽的例子說明,在國家的層面上還得進一步強化環境法制建設。”王慶粉說。
溫香彩建議,全國人大一方面要關注現有環境法律法規還沒有規范到的盲區,另一方面要著手修改與環保形勢不相適應的既有法律法規。“有了過硬的法律法規做后盾,我們建設資源節約型、環境友好型社會就會更有力量。”
微信掃一掃